日前,“揚州景嘉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國有資產轉讓項目”在江蘇省揚州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順利成交。這是揚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(以下簡稱交易中心)穩中求進、靠前服務、著力打造高效規范便利政務服務環境的一個縮影。
據悉,今年以來,揚州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和交易中心全面推進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和營商環境優化提升,積極落實穩中求進、靠前服務、打造高效規范便利政務環境的要求,聚焦企業發展需求,主動向前一步,暢通交易服務,著重惠企減負,保障項目建設,以“聽民聲、暢民意、紓民困”形式,積極主動上門服務和定期定向召開座談會,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,增強市場主體和社會各界的滿意度與獲得感。
在降低成本,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方面,交易中心一方面減半收取產權交易服務費,疫情期間將產權交易服務費的收費標準降低50%,提高產權市場運行效率。目前共有19宗產權交易項目38家交易主體享受優惠政策,累計減少交易服務費51.66萬元。另一方面,大力推廣電子保函在招投標活動中的應用。率先在全省實現了電子保函在住建、交通、水利、農業等工程招投標項目中的應用全覆蓋,形成工程招投標的全程不見面電子化交易閉環,投標人無需抵押擔保,無需現場辦理,從申請到出函只需1分鐘即可參與項目投標。此外,積極倡導降低交易關聯性成本,倡導各金融機構堅守惠企利企服務初心,在疫情期間適度下調電子保單保函服務收取費率,給予廣大企業保費優惠折扣。最終,金融平臺合作服務機構紛紛下調保費收取比例,由原來的每筆5‰下調至每筆3.5‰,此舉累計減少投標主體約206萬元的投標保函費用。
在創新服務增值,切實保障生產要素配置方面,交易中心一方面積極主動服務重大項目,成立重點項目交易服務專班,建立信息溝通渠道和專人負責制度,將項目受理環節前端化,整體流程由“串聯遞進”向“并聯同步”轉變,同時將“主動上前一步”與“聯動政務服務”相結合,推動交易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全鏈條政務服務,落實首問負責制,加強部門聯動,為市場主體提供交易、立項、準入、審批、登記等項目建設的“一站式”服務。交易中心已主動服務全市重點項目72個。另一方面,推動合同資金支付提速,聯合揚州市財政局在全市建立并落實政府采購“承、告、訪、檢”工作機制,開展全市集中采購項目月度檢查和分散采購項目季度檢查工作,重點對各項目采購主體簽訂合同、支付資金和組織驗收等履約行為進行核查,推動合同資金加快支付,保障供應商合法權益。今年,全市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共有286個集中采購項目近1.59億元合同資金實現了提速支付。此外,創建工程招投標保證金清退“三查”服務模式,結合項目交易進度,跟蹤各階段保證金退還情況。由此全市1000多家企業近1億元投標保證金得到加速盤活。
在聚焦流程簡化,持續推動交易數據共享方面,交易中心深化“互聯網+公共資源交易”,在實現所有進場事項“不見面交易”基礎上,不斷擴大全流程電子化范圍,啟用電子營業執照,實行電子檔案管理,研發政府采購、交通工程等項目的合同在線簽訂功能。同時,實行招投標保證金“智慧管理”,設置保證金退還倒計時提醒,上線保證金“一鍵退還”功能。此外,拓展信息數據對外銜接渠道,加強公共資源交易數據與行政許可、審批、監管等數據的互通共享與共建共用,創建公共資源交易立體監管平臺,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,為各部門實施綜合監管、協同監管和智慧監管提供數據支撐,積極推進實現“營商環境優無止境、政務服務爭創一流”的工作目標。
來源:中國政府采購新聞網